找到相关内容123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汉传佛教经律论概要

    两译《华严经》的《人法界品》一品,但文字广增很多;尤其是《四十华严》第四十卷有普贤十大行愿,和新添的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,是前两译《华严经》中所未有的。   《华严经》的中心内容,在于强调从&...

    李尚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964783.html
  • 龟兹毘卢遮那佛

    同一,无行愿力和根机低下的菩萨(佛子)见到的只能是释迦牟尼的“色身”,见不到释迦牟尼的“法身”——一一化现整个宇宙万法的毘卢遮那佛真如身。这里佛身即宇宙,宇宙即佛身。诸佛子只有在普贤行愿神力的导引下,...

    刘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264831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4)

    诣秀州灵光寺从洪敏听讲《楞严经》,至耳根圆通中“动静二相,了然不生”句有省。后究华严奥旨。往谒滁州瑯琊慧觉(临济宗汾阳善昭弟子),欲留常侍。慧觉勉以扶持大宗,乃去至长水(河南洛宁县西)专事讲述,讲《行愿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465223.html
  •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

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略注  将释此经,略开三门。一解题目,二辨传译,三释经文。  初解题目者。  “大方广”题所证法,“佛华严”是能证人。唐宗密《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》云:大以当体得名,常遍为义。方以就法得名,轨持为义。广以从用得名,包博为义。佛以就果得名,觉照为义。华以从喻得名,感果严身为义。严以功用为名,资庄为义。经以能诠得名,摄持为义。此经以法界缘起,普贤行愿为宗,亦称《杂华经》。西竺大本凡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165299.html
  • 法华经安乐行义记卷下

    回向一切,况复积集无量行愿,故云一切诸法中也。三云“心相寂灭”者,即是第三安心也。何以故?心相者,即是法界。本性清净谓之寂,本性如空谓之灭。四云“毕竟不生”者,即是破法遍也。何以故?众教诸行,约则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265300.html
  •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义疏(1)

    ,见诸世间普人其身,于中明见一切世间及出世间,于诸世间出世间法皆无所著,即是成满普贤行愿之上定也。”毛孔放光者,为显八万四千尘劳悉皆清净,转成八万四千法门,以普应群机也。放杂色光照猕猴林者,随诸众生...行愿,一切行业悉为利他,故能满足八万四千波罗蜜,破除众生惑障犹如光明,摧伏一切外道故如青莲,满足一切志愿故右化佛化菩萨也。  是药王菩萨其两臂如百宝色,手十指端雨诸七宝。若有众生观此菩萨十指端者,四百四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465303.html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(2)

    运心供养偈  我以普贤行愿力,修设花香灯涂食,  微尘刹士诸圣贤,一一遍礼皆供养。  此出《华严经》普贤广修供养,普遍尘刹,礼拜供养诸圣贤也,既欲修此供养,如普贤之行愿,普周法界,必当运其一心,然后...说法于王宫内院,有如是德,故我赞也。既称颂矣,想三宝欢喜摄受,求索愿事必蒙允许,自我及法界至此而止,于中乘大愿力而修三密,建坛设供,总名福慧双修也。夫建坛设供本乎行愿,属作福门,自利边事,若人观音大悲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465315.html
  • 金刚经札记(4)

    忽示此一奇特事的希有难得,其感叹之情则油然而生。而须菩提的这一极口称赞,暗合佛意,巧会佛心,这便是感佛说此《金刚经》的一种殊胜助缘,也是普贤菩萨“十大行愿”中的第一大愿——“称赞如来”。  须菩提之所以...

    金刚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2465510.html
  • 天台宗史略(四)

    ,志行弥陀净土  山是净土行持,在其所著“往生净土决疑行愿”一书中,立“决疑”与“行愿”二门(见续藏一〇一):  决疑门:分疑师、疑法、疑自三科,申述扫尽疑虑,树立正信,劝行老老实实念佛等。且强调念佛...

    刘果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465541.html
  • 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

    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  徐文明   普贤菩萨是佛教信仰世界中地位很高的一位大菩萨,以行愿而著称。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不断发展,普贤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,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。普贤崇拜与《法华经》信仰具有密切的关系,这一现象值得探讨。   《法华经》有《普贤菩萨劝发品》,其中称:   普贤菩萨白佛言:“世尊,于后五百岁,浊恶世中,其有受持是经典者,我当守护,除其...

    徐文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4365817.html